近日,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加快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实施方案》分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分工和保障措施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主要目标,到2025年,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产业持续发展,中医药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明显提高。
第二部分为五项重点任务及分工,分别为:
一是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包括强化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推动中西医结合协同发展、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提升中医药信息化支撑能力。到2025年,市中医院通过三级甲等复评审;沭阳县中医院、泗阳县中医院力争创成三级甲等中医院,力争实现三级中医院县级全覆盖。力争建成20个五级中医馆,30个四级中医馆;甲级村卫生室全部建成二级中医阁。
二是优化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包括拓展省组团帮扶政策效应、推进中医重点学(专)科建设、完善中医治未病服务、发挥中医药在突发公卫事件中作用、提升中医药特色康养能力建设。加强中医特色品牌创建,支持中医医疗机构依托优势专科、特色人才建设服务品牌。市中医院充分依托组团帮扶支援医院资源,建设市级中医药服务高地。到2025年,全市创成1个国家级、2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3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三是稳步推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包括加强中药资源开发利用、完善中药制剂管理和质量提升、加强中药质量安全监管、发展中药产业和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支持经典名方、民间验方的成果转化,2022年市中医院引进40种院内制剂,研制肺小结节、甲状腺结节协定方并应用于临床。
四是加快培养中医药人才队伍,包括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中医药人才培养途径、健全中医药人才评价机制。支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利用“卫生人才编制周转池”引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以三级中医医疗机构为支撑,逐步建立市级肛肠、骨伤、肿瘤、脑病、老年病、儿科等6个中医专病人才培养基地。每个县(区)建设1个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每年培训不低于200人。
五是创新推进中医药传承发展,包括加强中医药传承、加大中医药科研创新力度、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和对外合作交流。加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力度,设立宿迁市名中医和基层名中医工作室,市中医院建成龙砂、吴门、孟河等3个中医医学流派推广工作站。每个县区依托中医医疗机构设置中医健康宣教基地,开展“五个一”活动。
第三部分为组织保障,包括统筹推进中医药全行业管理、加大中医药事业发展投入、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成立市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进行预算单列,进一步完善体现中医药特色服务价值的中医医疗服务定价机制和医保支付政策。